金陵十二钗以及性格

作者:李小风  时间:2008/2/19 13:42:4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8364
  1.林黛玉
  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官道路,蔑视功名权贵,当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和宝玉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
  2.薛宝钗
  薛宝钗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
  3.王熙凤  
  王熙凤,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并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
  4.李纨
  李纨从小就受父亲“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育,以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几个贤女便了,每日以纺织女红为要。一直守寡,虽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闻不问,只知道抚养亲子,闲时陪侍小姑等女红、诵读而已,是个恪守封建礼法的贤女节妇的典型
  5.贾元春   
  贾元春作为长姐,她在宝玉三四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母子。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吏。不久,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这次省亲之后,元妃再无出宫的机会,后暴病而亡
  6.贾迎春
  贾迎春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她的攒珠垒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她不追究,别人设法要替她追回,她却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 
  7.贾探春
  贾探春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让她几分,有“玫瑰花”之诨名。她的封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所以对处于婢妾地位的生母赵姨娘轻蔑厌恶,冷酷无情。对贾府面临的大厦将倾的危局颇有感触,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 革来挽救,但无济于事。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 
  8.贾惜春
  贾惜春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为尼
  9.秦可卿  
  秦可卿,贾蓉之妻。她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小名可儿,大名兼美。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但公公贾珍与她关系暧昧,致使其年轻早夭
  10.巧姐
  巧姐因生在七月初七,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巧姐从小生活优裕,是豪门千金
  11.史湘云
  史湘云,虽为豪门千金,但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史鼎抚养,而婶婶对她并不好。在叔叔家,她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且不时要做针线活至三更。她的身世与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没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宝钗的影响。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
  12.妙玉
  妙玉因自幼多病,买了许多替身(旧时迷信认为命中有灾难的人应该舍身出家做僧、道,有钱人家买穷人家子女代替出家,叫替身),皆不中用,只得入了空门。极通文墨,极熟经典,模样又极好。十七岁时随师父到长安都修行,师父圆寂后,被贾家请入栊翠庵带发修行,但她“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名家点评“林黛玉”
  林黛玉爱哭、多病、脾气又坏、难以相处,按如今的选择女朋友的标准看来,是少有男孩子喜欢的。可在那个年代,在曹雪芹的笔下,眼里,注入特定的元素,却是万千男子爱怜的女神。她的多愁忧郁善感,她的聪慧,在红楼梦里无人能及的,她能看到许多别人所看不到的,悟得别人所悟不出的生活真谛,所以她是痛苦着的,每一滴眼泪为证。一曲葬花吟,看似埋头葬花,实则是抬头问天。她是柔弱似水,可是她又是叛逆的,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封建势力,所以她的婚姻她的人生以悲剧收场,就不难现象了。
  葬花吟  林黛玉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秀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秀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只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泪暗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 惜春半恼春;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谁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赞贾宝玉之句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如刀裁,眉如墨画,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赞林黛玉
  两弯似是蹙胃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若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赞迎春探春之句
  (迎春)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蕊,鼻腻鹅脂,温暖沉默,观之可亲……
  (探春)肖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秀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
  描绘王熙凤之句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一个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自题一绝(第一回)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结红楼梦偈(第一百二十回)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
  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
  (第五回)又副册判词之一
  画:又非人物,亦非山水,不过是山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务而已。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陈晓旭“出家”引出的
  《红楼梦》剧中人“林黛玉”的饰演者陈晓旭,42岁的她,已于2007年2月23正月初六于长春百国兴隆寺剃度出家,法号妙诚。不幸的是今年5月份就因乳腺癌不治离去,不禁让人感叹:她去了,谁来还我们的黛玉?陈晓旭的一生只拍过两部戏,只因20年前陈晓旭拍完《红楼梦》后,她就不再是她,在生活里、戏里演什么角色或许都不会像。天性外柔内强的她,也许是上天的眷顾,20年的商海沉浮,在北京打拼出亿万资本的世邦公司。处于事业顶峰的陈晓旭,突然弃红尘而去,选择出家。
  陈晓旭说:“我从来就希望做个隐身人。”她说,异常纤敏的心灵,渴求世外的宁静……她最爱好读书,看的第一部爱情小说世《简•爱》,这影响了她早期的爱情观及后来的性格。其实,科学已经证明,很多有灵性的生物都会在某个苍茫的时刻跟随着命运的脚步,来到另一片天地寻找真正的自我,这就是“进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则是智慧圆满的结果,在她看来佛法不是宗教,而是教育。我们只不过换了一个身份,一个名字。就连她自己也说,学习在我的生活中占着很大的部分。以后,我希望自己能做更多的有关智慧、道德、教育的公益事业。也或许是缘于看透人世间的烦扰,自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有繁华落尽之后的无尽萧条之意,完成生前最后的出世的愿望。
  陈晓旭在众人的眼中,是个灵感很多、很有创意的人。在拍《红楼梦》时,她就被王扶林导演认为是最调皮的一个女孩子。出世就意味着不再沾染红尘,对人世持观望的态度。其实,不管是英雄还是草民,心里总希望留有最后的躲藏空间,那个空间与宗教无关,但我们总在心里暗藏着一个这样的地方,一种清净的、平安的、纯粹的生活,供我们休养安息。这样也好,出家后,不再贪恋红尘的欢乐,不再贪恋尘世的功名财富。
  一部20年前的王扶林拍摄的电视剧《红楼梦》,让一群青春少女走到一起,成就了电视荧屏上的一部经典。她们与《红楼梦》结缘,离开剧组后,又开始演绎自己不同的人生之路。我们怎堪面对这些带着“红楼”哲学灵性的男女?(详细参见07年2月27日《扬子晚报》A2版本及其他报刊杂志)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