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着人际交往障碍的高中女生
作者:Ht88111 时间:2007/12/29 23:26:4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050
小叶的症状应该属于自卑的非理智认知中的“我长得不漂亮,所以同学们都不喜欢跟我交朋友”的非理性认知模型。由于同学说她丑和对她的嘲笑,使她认为:觉得自己不漂亮,所以别人不喜欢。她开始有意无意地避免和他人接触,独来独往,久而久之,最终真的形成“别人不喜欢”的局面,导致她还怕与人交往。
理性分析,正确认知
通过谈话,让当事人对自己的非理性认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能自己找到问题所在。
“你真的认为自己很丑吗?”
“是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有什么依据?”
“有的,初中的时候有几个同学这么说。”
“那么别人说的一切话都很重要吗?他们的话都是真的吗?”
“也不一定。”
“是不是所有的都说你丑,说你笨吗?”
“不是的,只是有些人。”
(通过提问来澄清事实)
“一个人必须要长得很漂亮,才会受人欢迎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这样才会有朋友,不然的话就会被人遗弃吗?”
小叶没有回答。
“一个思维敏捷、聪明、可爱又善良的女孩,会仅仅因为相貌问题就会被人看不起、讨厌吗?就会没有朋友吗?”
“可能不会,我们班有的同学长得不漂亮,但是却很受同学欢迎。”
(通过夸张的提问一步步紧逼,让当事人对自己的问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那么一个受欢迎的同学是不是仅仅因为长得漂亮呢?”
(通过辩析,探讨一个人是否受欢迎的一些因素:不仅仅是相貌,还有更多方面如思想、个性品质、兴趣爱好等等)
“那么一个人怎么才算是好人缘呢?是不是需要所有人都喜欢?”
(交往是双方的事情,并不是要所有人都喜欢你,就像你并不是喜欢每个人一样。)
通过提问与辩析,小叶对自己的认识似乎有了一些改变。
适当引导,建立新认知
小叶沉默了一会,她说:“我知道自己的一些想法是错误的,但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我害怕与人说话,我怕他们会嘲笑我,说我丑。”
(通过最坏可能性的假设,让她认识到情况即使是最坏也不过像这样,再也不会比现在更糟。只要去做就一定会有好一点儿的结果。)
通过共同的讨论,我们得出这样新的认知:“他人的看法,我们要善于分辨正确与否,并不需要全盘接受”、“一个人是否受人喜欢,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漂亮”。
新的认知要伴随着新的认知情感:“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当你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投入生活时,生活同样会回报你快乐,并且会使你的快乐加倍,形成良性循环;但如果你始终以一种消极退缩的态度去对待别人,那么你所得到的也只能是他人的远离,那将是一种恶性循环。”
我与小叶商定:从身边做起,从每一天做起,转变自己的心态。
我们一同制定计划:首先与身边很熟悉的人说话,然后再与身边的熟悉的人说几句话;接着与你比较喜欢的人讨论一些问题,可以是学习上的也可以是生活上的,总之是你感兴趣的而且是你比较擅长的。就这样,在前一个过程进行得比较顺利、自然后,再进行下一个步骤,并且每天记下自己的感受。
后记:
在实施过程中曾出现一些反复,这也是正常的,因为认识和行为的改变总是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在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上,小叶有了很大的改变,同时心情和心境也有了很大的好转。我与小叶的交流还在进行着,她已经把我当成了她的朋友,当然遇到一些问题时会来主动找我,当然,这种交流并非心理咨询,而是朋友之间相互坦诚、平等的交流。
处于青春期的青年面临一系列的心理、生理的变化。随着成人意识的增长,这个时期的青年较之以前更注重自己的形象,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异性产生特殊的关注,也希望自己能够引起异性的关注。在此基础上有的人对自己的相貌产生怀疑,认为自己的相貌不如别人,而产生自卑情绪。
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应多引导学生从正确的角度看待和认识这个问题。千人千面,和相貌出众的人比,绝大多数人的相貌都可能存在不尽人意之处。漂亮的女孩在生活中的确有更多的机会受到人们的赞扬和注目。但并不需要对此介意。因为,相貌是天生的,而且人得到社会的承认和他人的尊重,重要的还是学识、能力、成就、气质、风度、心理素质、为人等因素在起作用。如果相貌存在明显不足,也不用自卑,而应当积极努力学习,在学业有所成就,以提高自信心。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