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师”新论

作者:赤峰红旗中学 王耀武  时间:2007/12/9 14:08:3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50
  开学初,接待许多家长,都异口同声地要求老师把他的孩子给严点管,这种心理主要是受传统“严师出高徒”的观念影响,大家对严师形成了一种共同的认识,管理得好,自然学生水平也就上去了。我不否认严师的存在价值,但我怀疑此论调是否受得住现代教育理论的考验。自从网络诞生打破了教师对知识的垄断特权后,支持教育的理念也无形中完成了“教师本位”“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学生主体地位的重新确立和强调提出,标志着新旧教育体制的巨大变化。如果从学生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许多传统教育观念,应该是常谈常新的话题。
  我也在不断思考“严师现象”,尤其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兑意外的发现是学生造就了严师,严师本身也没有什么,只是适应了客观需要,顺应了潮流而已。就像众生度化了佛祖一样,学生的劣性、惰性、野性才成就了一位又一位“严师”。
  首先,学生先天而来的劣根性要教师从严治理。
  懵懂顽童,正如刚上路的小马,根本没有规则意识,此时尤其需要鞭子和口令的规之范之;正如训兽师的工作一样,动作做对了,给予奖励;动作做错了,严惩不贷。老师在执行“游戏规则”时必须不折不扣,尺度绝对保持一致,贯穿始终。因为少有王冕、欧阳修、范仲淹那样自觉程度极高,自学能力极强,不需要别人来管理的孩子,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常人,都是离不开规矩和鞭子的。严师就严在始终如一的挥舞着这鞭子,瞪大了眼睛,对不合绳墨的行止痛下杀手,绝不留情。而且炼就一双“摧花辣手”,善使一手“折枝快刀”,稳准狠的除劣扶正,祛邪扬善。否则撒向社会的就是一群业根祸胎。
  另外,缺乏责任心,说话不算数,没有上进心,不懂得感恩,谎话连篇,不知美丑,不辨真假等诸多劣性也免不了督导,离不开修剪,少不得匡正,恰恰是这些绝对的客观现实需要有“严师”来完成大众期待的教育任务,效果符合人们的心理期望值的自然也就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其次,学生惰性尤其需要严师来改造。
  学习任务布置下去了,不按时完成;早操玲响了,不起床;该上床休息了,乱串宿舍;上课该学习了却睡在桌子上口水长流;作业盯紧了一抄完事,甚至于拿别人的来冒充;总之是除了不想学习不想死剩下啥都想干---------都这样了,老师做多少遍思想工作以后仍然无效,除了“暴风骤雨”的“洗礼”还有什么招?都说尊重学生,你尊重他了他从来没把你当回事的情况下,再不“奋起反击”学生可能会说这老师再没别的招了。从古至今,戒尺,家法,罚站,罚跪,罚款,罚功课-------惩罚的花样不断翻新,但从来没听说过惩罚被取消了,尽管法律规定不许“体罚”,但还有“变相体罚”!而日本干脆立法通过教师可以打学生,可见其根之深蒂之固,绝非朝夕之功能改变现有面貌。原因其实很简单:形势逼人又客观需要!既然是改造,那就有痛苦,就像当年要下大力气“改造知识分子”似的,没有“牺牲”是不行的。当然学生付出的是皮肉,得到的却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历史不同的。
  都说勤奋是宝,但是学生由惰性十足变到“不懒”就已经很难了,再把他们推向“勤奋”,除了“暴力”能迅速奏效外谁能有更好的办法?其实道理很简单:当内在的动力不足自觉程度不够时,只能靠外来的强力约束严格规范。
  再次,学生的野性也要教师来引导。譬如治水,被动的围追堵截是不行的,要有引渠,把它引向无害处。这过程中,渠也修好了,这水就不顺路,非要自己冲出去改道而行,那就得痛下杀手,决不放纵之。我向来觉得班主任必须身兼两种职责:领头羊和牧羊人。羊群没有水没有草,必定要闹哄哄乱遭遭,厮咬作一团。那就得先领路,把大家领到水草丰茂的地方,都有了吃喝就不乱了。还有的到了水草丰盛之地仍然要“跳索”要“整景儿”要“出洋相”,那就得挥动皮鞭教训它;否则一两个羊太“跳”会搅得整个草原不得安宁。牧羊的原理同样适用于治人。一两个羊撒了野,会危及无辜。班级里有这种未驯化的学生也必须有严师的鞭子,甚至于“隔离”,“屠宰”。
  毛泽东说,要与天斗,与地斗,其实他最喜欢的是与人斗。“蒋介石(该死)”就是他最好的“斗物”。我们这些已经当了“羊官”又一时放不下鞭子的人也要学学主席的胸襟,长一分豪迈之气,“斗”出点乐趣来,给紧张高压的工作增添点快乐与轻松。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fzqzwyp 于12-10 14:44发表评论: 第1楼
  • 言之有理!不合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