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困生李大头》阅读设计
作者:江苏海安县西场中学 吉传琴 时间:2007/9/23 22:34:5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877
李大头上小学六年级了。
李大头也曾是父母的心肝宝贝蛋,要星星不给月亮。
可自从爸爸得了肾病妈妈又失了业,李大头突然就成了“特困生”。新学期一开学,同学们都领到了新书,李大头的旧书包却干瘪得像条咸鱼,因为他学费还没交齐。交不上学费,这就叫“特困生”。
其实像李大头这样的“特困生”不止他一个,全校三十多位,大多还是成绩优秀者,李大头就一直稳坐全班前五名。
学校为了这些“特困生”专门开了个会,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决定减免他们的学杂费。学校觉得这是个自我宣传的好机会,就通知了电视台,要搞一个“赠书仪式”。
校长满面春风站在铺了红布的台子前,台子上是一摞新教材。三十多个“特困生”列队上前,先向校长深鞠一躬,然后双手接过赠书。李大头因为一颗圆不溜秋的大脑袋而格外显眼。
轮到李大头了,他在接过新书后有一个短暂的忧郁,他想到这些书省下的钱又能让爸爸做一次“血透”了,虽然他不知“血透”是什么,但每做一次要花很多钱,而每做一次爸爸就能多活几天,是校长又让爸爸多活了几天。李大头想着想着,突然做出意外举动。只见他双膝一软“扑通”跪地,给校长咣咣咣磕了三个响头,然后鼻涕眼泪打湿了新书。
李大头的举动太意外,校长慌忙上前扶起他,自己的眼睛也潮了。记者敏锐地抓拍了这一感人的镜头。
正因为没人安排,是真情流露,这个镜头播出后感动了很多人,人们都知道了李大头的名字。一个体老板看了电视感动的不行,他决定要赠给每个“特困生”两套校服。
学校当然得搞个“受赠仪式”,决定由李大头作为“特困生”代表接受捐赠。事前老师对李大头千叮咛万嘱咐,就像上回对校长那样,听见没有?
李大头又上电视了,对着那位老板咣咣咣三个响头。学校很满意,说李大头很上镜头,将来说不定能当演员。老板的眼睛潮了。不过这回李大头没哭。
后来又有很多人来献爱心,还是李大头当代表,同学背后笑他,李大头都快当“磕头明星”了。李大头的话更少了,成绩也开始下滑。班主任急了,说李大头,你这样怎么对得起那些关心你的人?
六一儿童节到了。一位分管教育的副市长要来校看望“特困生”,要给他们每人发一个五百元的大红包。学校很重视,李大头又要上电视了。
副市长一行浩浩荡荡而来,却怎么也找不到李大头。李大头跑了,并公然宣称再也不上学了,要上大街去乞讨。他们在李大头爸爸的病床前找到了李大头。可李大头提出了返校的条件,我再也不想磕头了,我的头都磕晕了!
李大头不再是“特困生”,因为一个好心人决定要供他一直上大学。这个人按时寄来李大头的学费和生活费,却没有留下自己的任何信息。
李大头着急,他的父母着急,学校也着急,媒体更着急。他们齐心协力寻找好心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原来这是个老婆婆,一个退休二十多年的老教师。
他们安排了李大头和老婆婆见面。李大头一眼看见慈祥的老婆婆,就像看见自己的亲奶奶,不由自主双膝一软又要下跪。老婆婆一把扶起李大头,说:“李大头听好了!以后要挺起胸膛做人!再也不许向任何人下跪!听见没有?”
(《微型小说选刊》2006年第23期)
1.“磕头明星”李大头跪地磕头的人生经过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分点概括。
2.李大头学校的校长、老师的行为跟资助李大头的老婆婆有何区别?会带来什么社会问题?
3.一个好心人决定要资助李大头却没有留下自己的任何信息,文章说“李大头着急,他的父母着急,学校也着急,媒体更着急”,这几个“着急”的含义完全相同吗?请作具体分析。
4.我们应如何正确地对待特困生?特困生又如何正确地对待自己?请你写出自己的看法。
附参考答案:
1.①先是出于感动,是真情流露;②后来变成了表演,因而受到同学的嘲笑,成绩也开始下滑;③终于因头都磕晕了而放弃上学,宁可上大街去乞讨;④最后老婆婆要供他一直上大学,并教育他要挺起胸膛做人,不能向任何人下跪。
2.李大头学校的校长、老师为了自我宣传让他放弃尊严去做表演,而老婆婆作为退休女教师,资助李大头却不显山露水。两者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资助特困生如成为一个表演秀,那将走向事情的反面,终将使特困生丢了骨气,丢了志气,丢了自信!
3.不完全相同。他们都想寻找好心人,李大头和父母着急是出于感激,学校着急是出于自我宣传的需要,媒体着急是出于收视率的考虑。
4.应平等地对待特困生,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困难,提高承挫能力,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心,帮助特困生解决实际困难。特困生不能因贫穷而丢了骨气,丢了志气,丢了自信!应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完善自己的性格,形成良好的性格。(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