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一种现代病

作者:湛江市麻章区一中 蒋建文  时间:2007/8/16 23:40:1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505
                                                               一
  上海,东方的巴黎。中国人的骄傲,中国经济最繁华的地带,据说她的国际金融地位正在赶超香港。
    上海,人间的喜剧。超过16层楼以上的房子数量居全世界第一,超过纽约,有令人羡慕的人年均收入,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热土。
  难得有空出去旅游,去华东不去上海是说不过的。
                                                             二
  雾里看花,神秘而美丽。尽管一路颠簸,可对她的仰慕是一点也未消解。
  刚进入上海映如眼帘的爬满天空的立交桥,数不清各种名牌轿车挤满了车道,高楼林立,仿佛进入了一座高楼森林,车内的人都齐唰唰把头伸向车外,露出了少有的亢奋。可是初来乍到的新鲜感很快被磨没,因为我们的车很快被堵了,而且半个小时也没移几步。这时导游倒是很有耐心的出来安慰我们:上海是现代化繁华大都市,堵车是很正常的事,有时堵上一两个小时也并不希奇,上海的的士是按时计费的,所以经常过不了几个红灯就要一张大头,在上海如果口袋没有几张大头不敢轻易搭的,上海的一个车牌就要3万多,有些人不得不去搞苏州杭州的车牌,但早上9点以前是上不了高架的,所以上班还是不方便。
  长久地停在车内,心中难免发闷,习惯性地把头伸出车窗,想寻找一块空间来做稍许的喘息,可是天空似乎也被压抑得非常痛苦,支离破碎,看不到一片完整的天空,一片纯正的蓝天。前不进,后不能退,下不能下上不能伸,无奈地看着前面茫茫无边的车海,内心顿时泛起沉重的悲哀,好想把前面的车都移走,把高楼放平,我的生命被挤压了,我像个无助的孩子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与寒冷,看不到自己生命的出口在何方。
                                                             三
  泰戈尔说,未被占据的空间和未被占据的时间具有最高的价值.一个富翁的富并表现在他所拥有的资产上,而是表现在他能够给自己留下大量时间来休闲.同时,心灵中拥有开阔的空间,有思想的自由。
  极其贫穷和不幸的人的心灵空间完全被生活的忧虑和身体的痛苦占据了,所以不可能有思想的自由.穷人和不幸的人的心灵空间完全被日常生活的忧虑和身体的痛苦所占据,所以不可能有思想的自由。当然还一种人不可能有思想的自由----为名利奋斗的忙人,疲于奔命,欲壑难填的痛苦如影随形,这样的人现代都市不是随处可见吗?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把自己的时间束缚在物质的拼命追求上,生命不是被挤压了吗?
  都市,是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洋洋得意的杰作,可如果说让人压抑的也能称的上文明,那我宁可不要文明。人是个喜欢热闹的动物,也许集体化能给人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走出家门甚至不要走出家门,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你给别人带来方便,别人也给你带方便。最挤压和热闹中丧失了自由的思想和生命的空间。这不可悲吗?
  可是这样的热闹是真正意义上的热闹吗?真正的热闹是什么呢?如果它是个褒义词的话应该人与人之间真诚互助,大家在一起共享欢乐,共渡患难。但在都市人越多的地方越找不着安全,当然在这里安全是个奢侈的词语,是让人感到温馨的意思。每个人夹紧自己的背包和口袋行色匆匆地走着,高度警惕地注视着自己身边的陌生人。当然也有微笑的地方。在上海热闹的南京路,我和几个同事进了一家呼声很高的血本甩卖的服装店。服务员笑脸盈盈地迎我们,然后笑脸盈盈地给我们讲解,但当我们不中意不买时,一个长得看似非常漂亮的女服务员竟然用上海话狠毒地欢送了我们,虽然我听不等,但我从那眼神,那口气知道绝不是什么客气的招待。
  走出南京路时突然记得导游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不买东西,就别去问别人服务员,这时我方明白其中暗藏的玄机。又记起来了上海人如何如何务实之类的话语,在周末他们会利用起来去学这学那,忙着充电,为自己的工作服务。可是我又不禁纳闷,难道我一进了他(她)就没得选择了吗?这成了什么逻辑了呢!
  晚上上海的夜景是导游重点上我们推荐的。鼓动我们如果不登上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楼----金茂大厦和游艇夜游黄浦江那是白来上海,可能以后都没有机会来上海了,即使花掉一百几十块前,可是也不会落下什么遗憾,值!我很清楚自己的是什么阶级,站在大厦的下面,看着黯淡的星空,自卑感油然而生。
  周国平说,现代社会是一个浓缩的社会,爱情浓缩成性,人际关系被浓缩成利益交换。我要说,现代大都市被浓缩成名利场。
                                                                 四
  英国诗人库柏说,“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上帝给了我们风花雪月,山河大川,给了我们生命美感,感受生命真实的美与丑。人类用他们的聪明智慧砍掉了树木,填平了丘陵,占用了空地,建造了高楼大厦,他们是一个天然的化装师,可以把白天装扮成黑夜,把黑夜装扮成白天,高超的技术也让人分不清真与假,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对生命的美感,对美丑的认辨感会被利益感计较心所异化。所以近视的人越来越多。
  耶稣说:一个人赚得了整个世界,却丧失了自我,又有何益。“物质主义是快乐的毒药”,埃德迪纳告诫我们,真正的快乐还需要精神的建构。真正的幸福是精神的幸福,物质能带来快乐,但不能取代快乐,就像男人在再怎么刚强,也不能取代女人的阴柔之美。所以很多人再大的房子,再多的存款也会郁郁寡欢,甚至走上不归路,永远也找不到家,也许是人类过于迷信城市的结果。
                                                               五
  《外来媳妇本地朗》,里面的表哥柄说,你们城市人太脆弱,吃菜怕农药,吃鸡鸭怕禽流感,喝水又怕咸潮,心理太脆弱了。
  现代都市热闹.现代都市拥挤,现代都市紧张,于是,现代都市让许多人患上了各种都市病,比如肥胖、失眠、高血压、头痛、腰腿痛、神经衰弱、皮肤病等。有时患者经过治疗,只能暂时缓解和消除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大城市,有点怪,影院争放录像带,夜半歌声传天外;污言秽语随口带,杂物废纸胡乱甩;下水道,没有盖。小摊点,占道卖。算命先生站成排,旅店拉客死活拽……”
  ……
  我想这些在乡村是没有的。
                                                            六
  有这样一句交警提示语:超速实际是在缩短人生旅程。
  我想大都市是在压缩人的生命的空间。在人与人的挤压中自然不见了。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