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轨迹方程复习教案
- 资源简介:
约2150字。
求轨迹方程
题型一:求轨迹方程:利用中间变量法(转移法)是求轨迹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相关点法
(代人法):有些问题中,其动点满足的条件不便用等式列出,但动点是随着另一动点(称之为相关点)
而运动的;如果相关点所满足的条件是明显的,或是可分析的,这时可以用动点坐标表示相关点坐标,
根据相关点所满足的方程即可求得动点的轨迹方程。
例1.双曲线有动点,是曲线的两个焦点,求的重心的轨迹方程。
解析:设点坐标各为,∴在已知双曲线方程中,∴
∴已知双曲线两焦点为,
∵存在,∴
由三角形重心坐标公式有,即 。
∵,∴。
已知点在双曲线上,将上面结果代入已知曲线方程,有
即所求重心的轨迹方程为:。
点评:定义法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方法、步骤;“转移法”求轨迹方程的方法。
例2.(2001上海,3)设P为双曲线y2=1上一动点,O为坐标原点,M为线段OP的中点,则点M的轨迹方程是 。
解析:(1)答案:x2-4y2=1
设P(x0,y0) ∴M(x,y)
∴ ∴2x=x0,2y=y0
∴-4y2=1x2-4y2=1
点评:利用中间变量法(转移法)是求轨迹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练习:1、在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上分别取点和,使(其中为坐标原点,为双曲线的半焦距),求中点的轨迹。
2、若动点P在y=2x2+1上移动,则点P与点Q(0,-1)连线中点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
(y= -2x2-3)
3、已知△ABC中,B(1,0)、C(5,0),点A在x轴上方移动,且tanB+tanC=3,则ABC的重心G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3、解:设A(x0,y0),
∵tanB+tanC=3,
∴-=3,点A的轨迹方程为
y0=-(x02-6x0+5)(x0≠1且x0≠5).
若G(x,y)为△ABC的重心,则由重心坐标公式:
x=,y=,∴x0=3x-6,且y0=3y.
代入A点轨迹方程得G的轨迹方程为
y-1=-(x-3)2(x≠且x≠).
答案:y-1=-(x-3)2(x≠且x≠)
4、斜角为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则线段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二、充分利用韦达定理及“设而不求”的策略
我们经常设出弦的端点坐标而不求它,而是结合韦达定理求解,这种方法在有关斜率、中点等问题中常常用到。
典型例题 例1已知中心在原点O,焦点在轴上的椭圆与直线相交于P、Q两点,且,,求此椭圆方程。
解:设椭圆方程为,直线与椭圆相交于P、两点。
由方程组消去后得
由,得 (1)
又P、Q在直线上,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