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10字。
《高度的测量》教学设计
杭州公益中学 丁新宇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某些不能直接度量的物体的高度,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等实际活动,提高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让学生通过背景材料,在动手操作、积极思维、自主探究的活动中,掌握课题学习的基本研究方法,养成科学的探究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在分组合作活动以及全班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成功的体验,享受学以致用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1.重点: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有关知识解决高度测量的实际问题;会用相关的工具较准确地测量相关数据;学会课题学习的基本研究方法。
2.难点:较准确地测量相关数据及根据测量操作中的注意点进行实践操作。
3.关键:抓住测量方法,结合所学,进行问题的解决。
课题的提出与积累阶段
本课题可以贯穿图形的相似和解直角三角形两章的学习过程,在相似三角形的学习中可以提出课题,要求学生在后续两章的学习中经常注意用新学的知识反复审视这个课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新方案。并安排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选出组长,明确测量物体,明确分工。由组长召集,两周讨论一次,尝试设计新方案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在两章的学习过程中多次产生新的方案和设想,在课题学习中及时应用新知识,还可以通过咨询家长、老师或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得书本以外的测量方法,达到课题学习的目的。到解直角三角形一章结束时,再集中时间讨论、操作、汇报交流。
课题集中活动和交流阶段
活动方式:分组活动、全班交流研讨。
学生准备:前一阶段中设计的方案,及有关工具(小镜子、标杆、皮尺、量角器、计算器等)。
教师准备:必要的测量工具,设计好活动方法,将学生提前分组。
活动过程:按如下的三步骤进行
一、方案的讨论与选择
1.按照学生活动小组集中讨论准备阶段中设计的方案的优缺点,根据实际情况如天气情况等,选择数种(至少三种)较优方案进行下一步的实际操作。(教师应提前关注天气预报,尽可能选择晴天)。
2.组集中讨论决定方案的同时,还应确定如下问题:
每一种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每一种方法要用哪些工具?
应测量得到哪些有关的数据?
每一种方法的实施中应如何分工?
如何计算最后的结果?
3.教师关注学生方案的选择和对上述问题的讨论。
二、测量操作并记录
根据前面的研究,到户外分组实际测量。每组至少分别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测量,如果临时产生其它的测量方法,可以实地测量。同一种方法要求有两位不同的同学分别测量,分别记录数据。全部测量完后,利用计算器分别计算出物体的高度,检查数据是否相近。注意对数据的正确处理。
填写实践活动报告单(详见后面附表)。分析数据,研究得失;讨论并比较几种方案的优劣,形成优化意识。
教师巡视、观察、引导。鉴于学生实践活动较少,将方案付诸实施必然会有新问题,教师应密切关注,适时引导。。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